【Grace總監專訪下篇:對於人資工作者的期許與建言】

從會計跨足到人資、從外商跨足到台灣本土餐飲集團,目前在台灣最大迴轉壽司品牌擔任人資總監的王蒨如 – Grace,她如何看待自己的職涯發展?對台灣的人資與工作環境,又有哪些見解、與對人資工作者的期許與建議?

人資小週末創辦人盧世安先生,在九月份邀請到Grace總監的一場線上訪談,對話與內容精采又發人省思,人資小週末特別記錄下來推薦給人資工作者,一睹Grace總監不平凡的經歷,與始終不變的好奇心跟初衷。


【廣度與深度,不是只有二分法】

世安:對於人資工作者的討論分成兩派:第一派認為,只要人資專業夠,就能跨行業工作;第二派認為,必須對於產業面有深入了解,甚至深入參與,才能把人資的工作做好。對於這個議題您有什麼看法?

Grace:我自己在HR養成的路上也思考過相同的問題,究竟要走得廣或走得深?後來我想通了,這件事為什麼要侷限在使用二分法來考量?這是一個個人選擇與視角的問題,與所在的產業別環境也會有一定程度的關係,例如,醫療業、製造業的產品特性需要穩定性高,若有一個部分變更,牽一髮動全身,需要考量很多層面,因此需要涉略整體廣度較廣;而新興產業,例如軟體業,需要深度了解軟體應用面、公司的利潤結構與營運策略,因此對整個產業結構需要有垂直深入的了解,從營運端了解自己目前所在的位置要怎麼作調整,企業組織結構如何規劃提升效率等等。
我自己在38歲前的工作模式偏向廣度、而38歲後走向比較深度,現在又回到了廣度的階段,像是一種雙向的互動,至於如何選擇理當會與個人特質、興趣以及機運有關,所以深度與廣度這兩件事,我認為應該是同時存在的。


世安:對於HR的薪資,是否覺得台灣HR的薪資偏低呢?

Grace:當然偏低呀,但我覺得也是因為HR作的很多事情會讓人覺得你就只值這麼低的薪資。就像有老闆或員工常會問我,你覺得人資應該挺老闆還是挺員工?我說,我只挺有道理的那方,因為只有對的一方才能幫公司賺錢。
假設今天是一個勞工所畢業的新鮮人從起薪的標準來思考,履歷應該要如何呈現才能爭取到你要的薪資? 至於已經有經驗的HR自己要有數字概念,公司的利潤結構來自於哪裡,如果搞不清楚如何說服公司買單? 我自己在談薪資時是非常敢開口的,因為我會分析多少比例會用在哪些專業上,作一個Cost Center的概念,當老闆發現你比他更了解的時候,自然會認同你的專業值得這個薪資(價值)。

世安:如果要繼續往HR這條路走,是否更建議往HRBP前進?

Grace:我會鼓勵往這個方向走,HRBP在業務前端,需要的人格特質可能與單純後勤的有所不同。 如果HRBP跟自己個性也很符合的話,因為碰到業務,會有機會了解到公司的利潤結構,也會激發你思考在人資的角色上,要如何幫公司的關鍵人才備戰。因為你走在更前端,可能更能夠去觀察競爭對手已經在僱用什麼樣的職位了,是否有經營策略上的調整?那我們能夠如何因應調整,保持競爭優勢?這些豐富的刺激將使你的HR生活多采多姿。但是除了業務端,勞動法規法條人事行政類的基本功,還是一個都不能少,當你作為HR的專業足夠,其他單位會更願意尊重你的專業。


【給人資工作者的建言,專業與分享】

世安:關於HRBP,您認為在心態上應該具備哪些特質?

Grace:首先保持開放性、不要預設立場,有意識地強迫自己改變,我自己做過測驗跟自我覺察發現,其實我是一個開放性向度偏封閉的人,但我花很多時間、做很多功課提醒自己要積極保持開放,本性無法改變但當你付出努力是會產生一些變化的,這些都會對你有幫助,不再以二分法來評斷這個世界。
第二個是好奇心,多去了解與自己不同領域的專業,並培養同理心,能夠幫助在與不同專業領域的人員對話時願意跟你再多講一些,所以我學到得很多知識,都是來自於同事無私的分享,這個是後來我在HRBP這條路上走得很自然的原因。

世安:很多HR夥伴會有疑問,當遇到勞資爭議卻無法完全界定對或錯,如何在理性分析與同理心間取捨?

Grace:通常理性分析這件事,代表角色和角度的問題,你是資方或勞方的期待是不一樣的。而同理心是能夠用表達的態度讓對方感受得到,對我來說不是取捨,是同時可以並行的事情,應用更聰明有效的方式與對方溝通。面對衝突的當下,分享我的經驗,遇到瓶頸時,試著換人、換個地點談,從行為學來說比較容易把事情好好地談完。給自己放輕鬆一點,勞資爭議中因為勞方資方角色不同,HR要思考的是,如何能夠使傷害降到最低,但不可能沒有傷害,這個才是比較理性的態度。

世安:最後一個問題,您對於HR後進有哪些期待,應該在哪些方面多加強?

Grace:數字和第二外語的能力。最近HR已經是顯學了,我覺得很好,大家開始發現HR的重要,作為一個HR要能夠與他人對話,數字要夠好,能夠舉一反三。另外,不論是英文、日文、韓文、越南文,至少要培養一個第二外語的能力,會讓你更有競爭力。數字更不用說了,去理解你所在企業的利潤之所在,你的努力在哪裡,價值就在哪裡


【結語】

透過這次的訪談,可以從Grace總監的分享中了解,她在不同的職涯上憑藉著好奇心、自我覺察、分享與幫助成就他人與企業,走出一條精采又豐富的HR之路;踏入本土餐飲業後,更是為HR後進提供更大舞台、期許以HR之力協助企業營收成長,進而提升產業人力價值為展望。

人資小週末也期待能與優秀的HR一同前進,讓HR的價值能在持續努力後開花。

(註) 目前爭鮮集團旗下有5+1個的品牌,是台灣最大的迴轉壽司品牌。最為人所知的就是爭鮮迴轉壽司,定食8, 另外有爭鮮go go, 專門在交通樞紐區域設立的壽司外帶專門店,還有SUSHi Plus、点爭鮮、爭先食蔬,另外在年底預計要推出一個全新的餐酒館品牌。


撰文編輯:Lidia Yang
審稿:Cathy Hsu
總編:盧世安

1,440 Views